裴玄静忙问:&ldo;几时了?&rdo;
&ldo;辰时刚过。&rdo;阿灵嘟着嘴说,&ldo;娘子不必急着起来,阿郎早上醒过一回,精神好多了,吩咐了不少事情,还特地嘱咐让娘子好好休息。刚才阿郎服过汤药又睡下了,娘子且放宽心吧。&rdo;
看来叔父的头脑并未因肉体的重创而受损,裴玄静暗自庆幸。她欲起身下榻,突然瞥见榻前的几上放着一只陌生的卷轴,便问:&ldo;咦,这是打哪儿来?阿灵是你拿来的吗?&rdo;
&ldo;呃,不是我。是武相公家里送来的。&rdo;
原来,今早武元衡家中派人正式来报丧了。正巧当时裴度清醒着,就躺在榻上接待了来者。
裴玄静喃喃:&ldo;叔父知道了……&rdo;
&ldo;是啊。&rdo;阿灵说,&ldo;阿郎可伤心呢,当时就落了泪。&rdo;
早晚要知道的,长痛不如短痛。但是裴玄静坚信,武元衡的死讯在裴度心中所掀起的巨浪,绝对不是几滴眼泪那么简单。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,将会对大唐,乃至他们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产生重大的影响。实际上,这样的影响已经在发生了。
裴玄静拿起卷轴问:&ldo;武相公家的人送东西来时,可曾说了什么吗?&rdo;
阿灵说:&ldo;就说这卷轴是在整理武相公的遗物时,从他的书案上发现的。因见上面写着赠予娘子的字样,便专门送了过来。听他们讲……应该就是武相公遇害前一晚写的呢。&rdo;
裴玄静点点头,珍重地展开卷轴。从里面掉出一张素笺来,原先是夹在卷轴中间的。
她捡起素笺,见上面题着一首五言绝句:&ldo;夜久喧暂息,池台惟月明。无因驻清景,日出事还生。&rdo;
裴玄静反复读了三遍,眼前又栩栩如生地出现了武元衡的形象。虽然上了年纪,依旧英挺如玉、清雅从容。他就像一杆修竹,又似一丛杜若,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盛世大唐的雅韵遗风。谁又能想象得到,这样一位翩翩君子的生命,没有终止在女人的泪眼中,却完结在刺客的屠刀之下。似乎是,他自己想到了……
裴玄静发觉,在武元衡这首写于被刺前夜的绝句之中,分明透露出一股肃杀之气。世上若真有&ldo;诗谶&rdo;的话,那么这首诗无疑可以算得上了。
问题是,他为什么要将这首诗赠给裴玄静呢?
裴玄静将这个问题和素笺暂且放到一边,再看那幅卷轴。
只扫了一眼,她的心就被感动、困惑、惊讶,乃至恐惧所混合的复杂情绪攫取了。
在卷轴的最右侧,武元衡题道:&ldo;元和十年六月,欣闻裴氏大娘子玄静婚讯,自临右军《兰亭序》以贺之。半部在此,余者自取于秋。&rdo;
题辞左面的卷轴上,便是武元衡亲手临摹的传世神作《兰亭序》。
所以宰相信守了会面时对裴玄静所做的承诺:赠她一幅右军书法作为新婚贺礼。
然而,正如他自己在题辞中所写的,临本仅到&ldo;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&rdo;就完结了。裴玄静曾经读过《兰亭序》,当然能看出来,武元衡赠给自己的卷轴上,只临摹了《兰亭序》的上半部。
这又是怎么回事?
武元衡在题辞中还特别写了&ldo;余者自取于秋&rdo;。难道是说,要等到秋天再赠下半部《兰亭序》给裴玄静吗?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怎么老是你 你是我戒不掉的心动 知你心意 不是渣a是奶狗 被迫成为食神后 阿诗玛咒语 糖画 卑微备胎每天都在翻车[快穿] 命中注定我追你 我开书院怎么亏成首富了 我在仙界种田 将军竟是女儿身 强撩成瘾:首席大人,请负责! 司马懿吃三国 重生之怨偶 佛系鬼王虐鬼日常 谈情说案 情在不能醒 骚年,签约不?[综] 系统逼我做渣女(慢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