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S文学

3S文学>血酬定律讲的什么 > 第21章(第1页)

第21章(第1页)

反过来说,如果上告既简单又省事,还很公正有效,民家就不必忍气吞声了,官家也就惹不起民家了。

即使在明清时代,即使在告状等于白告的时候,官吏对百姓的侵犯仍是有底线的。《大明律。兵律。军政。激变良民》条的规定,&ldo;凡牧民之官,失于抚字,非法行事,激变良民,因而聚众反叛,失陷城池者,斩。&rdo;‐‐这里的激变良民就是底线。当然,官吏们也可以对症下药,一边照旧欺负他们,一边将反叛扼杀在萌芽状态,防止他们私下串通聚众结党,建立非法组织等等。这些工作做好了,便可以进一步压低底线的位置。

无论如何,一步又一步的压缩总要导致风险递增。随着对民间权利边界的更深的侵入,民间的不公平感便积蓄起来,反弹或反抗的力量也积蓄起来。一旦找到一个相对薄弱的突破口,或者,虽然没有找到突破口,却像陈胜吴广一样走到了绝境,像李自成一样被&ldo;灰枷&rdo;(半正式的刑具)枷到没法活的程度,整个天下,无论是害人者还是被害者,便要共同承担更大的损害了。正因为担心这种情景,中国古代的正式法规对百姓的权利边界并不敢压缩太甚,奈何正式界碑后边只是一群赤手空拳的乌合之众。

最后,在说够了灰色的牢房和规矩之后,我抄录几条中外正式法规作为一个光明的尾巴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:&ldo;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。任何公民,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,并由公安机关执行,不受逮捕。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,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。&rdo;

这是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通过的宪法。1912年3月11日,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通过了《临时约法》,这部推翻帝制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:&ldo;人民之身体,非依法律不得逮捕、拘禁、审问、处罚。&rdo;

1912年3月12日,《临时约法》公布的第二天,当时的革命家、从英国学习法律归来的著名报人章士钊撰文质疑:&ldo;倘有人不依法律逮捕、拘禁、审问、处罚人,则如之何?以此质之《约法》,《约法》不能答也。&rdo;(注7)

章士钊由此谈到了英国,他说滥用权力的欲望,中国人外国人都是有的,但是英国人发明了一种保障自由之法:&ldo;无论何时,有违法侵害人身之事件发生,无论何人,皆得向相当之法廷呈请出廷状(writofhabeasrp,现译人身保护令),法廷不得不诺。不诺则与以相当之罚是也。出廷状者,乃法廷之所发之命令状,命令侵害者于一定期限内率被害者出廷,陈述理由,并受审判也。英人有此一制,而个人自由全受其庇荫。&rdo;

2001年12月19日

注1:见李昌平:《我向总理说实话》,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。

注2:原文是《农民日报》记者写的调查报告,转引自《我向总理说实话》。

注3:张正明:《晋商兴衰史》,第262页,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。

注4:张研:《清代社会的慢变量》第149页,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。

注5:见《道咸宦海见闻录》第113页,第88页,参见第86页。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。

注6:见郑秦:《清代司法审判制度研究》

注7:转引自袁伟时:《章士钊思想演变的轨迹》,《炎黄春秋》杂志2002年第3期。

庶人用暗器

《诗经。齐风。甫田》描述了公田的草荒,在荒草丛中,我认出了庶人阶级的&ldo;斗争武器&rdo;,那是一种&ldo;蔫坏&rdo;的暗器(注1)。

诗云:种田不要种公田呀,只有莠草长的骄。

怀念不要怀念远方的人呀,白白地忧心劳劳。

种田不要种公田呀,只有莠草长得高。

怀念不要怀念远方的人呀,白白地伤心劳劳。

(原文:&ldo;无田甫田,维莠骄骄。无怀远人,劳心忉忉。无田甫田,维莠桀桀。无思远人,劳心怛怛。&rdo;)

所谓甫田,就是井田制中的公田(注2)。二千七八百年前的&ldo;公家&rdo;是指贵族集团,是庶人集团的领导阶级,公家的田就是公田。

孟子曾描绘过&ldo;同养公田&rdo;的制度:&ldo;公事毕,然后敢治私事&rdo;,听上去就像在说人民公社制度下的集体大田和自留地。当然比重不同,井田制中的公田不过九分之一,而人民公社的大田占了全部耕地的97;公田占用庶人劳动日的十分之一左右,而人民公社的田要占用劳动日的绝大部分,自留地只能在业余时间种。不过,自留地带来的收获却远远超过这个业余水平的比例,因为社员在公田里不像在自留地里那么好好干。

二十多年前,我在农村当生产队长,很为公田里的草旺而发愁。看了《诗经》才明白,原来这并不是人民公社的&ldo;时代愁&rdo;。倒退两千七八百年,到周王朝的地里看看,公田里已然杂草丛生。这并非孤证,《春秋公羊传》何休注中也说,&ldo;民不肯尽力于公田&rdo;。

偷懒是庶人对付公田的武器。《诗经》里有许多对农业集体劳动场面的描绘,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到监督者身影,那这是贵族阶级对付偷懒的工具。这场战争的胜负很分明,地里闹草荒,意味着贵族战败了。统治阶级拥有强大的武力,庶人很难用正规战法在战场上取胜,但是惹不起却躲得起。庶民人多分散,监督困难,干活使劲不使劲只有自己最清楚,干得仔细不仔细只有自己最明白。第一线实践者的信息优势是无法剥夺的,因此就可以大打信息战。这是贵族很难对付的&ldo;低成本伤害能力&rdo;。

两千多年前的那场失败,迫使当时的领导阶级放弃了&ldo;借民力以治公田&rdo;的制度,大量的公田转化为私田。公田里的集体劳动也改革掉了,改成向私田征收&ldo;公粮&rdo;的制度,这便是鲁国的初税亩,发生在公元前594年。这场被后来的历史学家视为革命的制度变迁,确实开辟了两个阶级共同受益的双赢局面,而新树立的规则其实并不神秘,无非是我们熟悉的那一套:&ldo;交足国家的,留够集体的,剩下都是自己的&rdo;,也就是1978年冒头的大包干‐‐原来大包干也不是首创。

想象一下那个时代,《诗经》的时代。年轻的恋人们还在彼此思念和怨恨,蟋蟀还是同样地叫着,从田野里叫到屋檐下。人世过去了上百代,但人的本性和蟋蟀的本性一样,并没有多少变化。我们的心和古人的心是相通的。

那些不通的心灵和思想到哪里去了?那些不肯采纳新规则的人到哪里去了?这样的流派和人物必定会有,不过无关大局。春秋五霸或战国七雄中只要有一两个认可新规则的就够了,譬如,一个秦国的商鞅就够了。那些冥顽不化之国和冥顽不化之辈最后都被灭了,被淘汰出局了。他们的后勤供应不足,军队的士气不足,国力比较弱,早晚要被淘汰掉。

刚到农村插队的时候,我曾问过偷懒的社员,为什么不好好干活。一位贫农反问道:&ldo;有我多少?&rdo;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过来,这就是在公有制中生活的农人的核心计算。在自留地里,苦干也好,偷懒也罢,好坏都是自己的。在集体的地里则不然。譬如大寨有80户人家,你刨80镐,才有一镐是给自己干的。反过来,你偷懒少刨80镐,自己才承担了一镐的损失,其他79镐的损失可以转嫁给同队社员。激励大寨社员多刨两镐或少刨两镐的力量,从物质利益的角度计算起来,只有自留地的八十分之一,而领导们的感召力和威慑力又不能长期稳定地补足那79份,这便是大寨道路让位给大包干的道理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囚爱成殇:腹黑总裁不好惹  穿成猫后,成了反派的好基友  我在星际靠玄学养崽  清穿之坐享其成  我的初恋是个假胖子  [清穿同人]今天气死康熙了吗  重生八零俏佳妻  [综]今天你和他表白了吗  [名柯同人]我靠嘴炮混入红黑高层  [综漫]如何在武侦宰面前披上文豪宰的人设  因材施撩  我不想当老大  绝世废材:邪帝强宠妖娆妃  重生豪门影后  病娇奶一口:重生后冷欲大佬宠我  吞噬苍穹  [综漫同人]Boss绑架计划  双面胶/东北婆婆和上海媳妇的战争  边关小厨娘  婚后观察综艺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