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S文学

3S文学>大唐悬疑录兰亭序结局 > 第109章(第1页)

第109章(第1页)

&ldo;那么崔郎一定也知道王羲之好道,从的就是天师道。&rdo;

&ldo;静娘是指……&rdo;

&ldo;所谓转移阳寿的说法,最有名的故事发生在王羲之之子王献之和王徽之之间。&rdo;

&ldo;果有此事?&rdo;崔淼莫名惊诧,&ldo;不可能是真的吧?&rdo;

&ldo;当然不是真的转寿成功,但确是一个兄弟情深的悲伤传说。&rdo;裴玄静娓娓道来,&ldo;王徽之、王献之同为王羲之之后,无论气质高下、官职高低,还是书法造诣,七弟献之都要胜过哥哥徽之一筹。但是,徽之、献之兄弟从不在意这些外人的评价,兄弟俩的感情就如陈年的美酒,愈久愈醇。那一年,五十岁的徽之和四十三岁的献之兄弟相继病危。因天师道有转阳寿之说,徽之便请来了一位术士,在病榻之上挣扎着恳求那位术士说,&lso;我的才能、官职都不及弟弟献之,今天就请大师用我的阳寿为弟弟献之续命吧。&rso;不料术士回答,&lso;要替他人续命,自己得先有未尽的阳寿。如今你兄弟二人大限都到了,谈何续命呢?&rso;徽之听罢,仰头长叹晕死过去。几天后,弟弟献之先去了。徽之不顾家人反对,强撑病体去为弟弟献之奔丧。他对着献之的遗体,抱着弟弟心爱的琴却并不弹奏,痛哭道,&lso;子敬,你的琴也与你一同仙去了。&rso;此后不到一个月,徽之便也随着弟弟去了。所以,这个转阳寿的故事说的其实是徽之与献之的兄弟情深,正如……长吉和自虚的手足之情一样,难能可贵,令人动容。&rdo;

李弥垂下了头,裴玄静知他又在想念哥哥,便轻唤一声:&ldo;自虚。&rdo;

&ldo;嫂子。&rdo;

崔淼突然说:&ldo;静娘,我们一鼓作气把诗中的典故都解了吧!&rdo;

&ldo;好。&rdo;

有了之前的经验,剩下两联各自迎刃而解。

&ldo;亮瑾分二主,不效仲谋儿。&rdo;前一句说的是诸葛亮和诸葛瑾兄弟,分别投靠刘备和孙权两家。尽管各为其主,他们的兄弟之情一直不变,至死也没有因公废私、兄弟相争。后一句则说的是孙权继承江东后,幽禁大嫂和侄子。晚年又杀掉自己的几个儿子。这样心狠手辣之人,反因其权术被曹操赞为&lso;生子当如孙仲谋&rso;。总之,诸葛亮位极人臣,尚且能全兄友弟恭之义。而孙权称王,则家不成家,父子不是父子,兄弟不是兄弟了。

&ldo;觐呈盛德颂,豫章金堇堇。&rdo;则引用了东晋时期豫章王司马炽遭刘聪讥讽的典故,指出晋朝皇室骨肉相残何其多,虽然司马炽明哲保身,不参与兄弟相残。但当自己登上皇位时,仍然被拖累到亡国身死。

‐‐都清楚了。

这首离合诗中引用了诸多史料和典故,无非指出两个道理:其一,自古皇家无亲情,同室操戈自相残杀之例数不胜数;其二,世间仍存在真正的慈爱、孝悌,为了亲人手足不惜牺牲自我的例子同样不胜枚举。

那么,武元衡究竟想说明什么?

裴玄静说:&ldo;离合诗的最高境界在于谜面和谜题的契合。昨夜我想来想去,只能得出一个结论:当《兰亭序》真迹现世之时,便能同时证明皇权争夺的残忍与手足亲情。&rdo;

&ldo;我不明白,如何证明?&rdo;崔淼思忖道,&ldo;况且这两者相互矛盾,怎么可能同时证明呢?&rdo;

&ldo;我也不明白。所以我们要一起去找出真相来。&rdo;裴玄静说,&ldo;不仅仅是为了武相公的谜题,也是为了千古一帖《兰亭序》,更是为了见证亲情与人伦永存世间。&rdo;她将最温柔的目光转向李弥,&ldo;就像长吉与自虚,证实了徽之与献之的传说,那才是人间最可贵的真情,值得为之付出一切。&rdo;

4

秦望山下会稽湖畔,古刹永欣寺的香火已经旺盛了数百年。

正逢江南梅雨时节,隔着古刹如墙的烟火向南眺望,雨雾笼罩中的秦望山比平日更显云蒸霞蔚、气韵飘渺。寺里的墨池水涨高到了池沿,淅淅沥沥的雨水仍然不停地在池面上打出涟漪,碧水眼看就要泛溢而出,与长满池周的青苔融为一体。

古刹宝殿的每一面粉墙都是湿的,草席在地上铺一会儿,潮气就渗上来。即使对于土生土长的人来说,这个季节也挺难熬的,更别说来自北方的旅人。所以相对来说,梅雨季中的永欣寺要比平常清静一些。

无嗔方丈在清晨的细雨中漫步,尽情享受着古刹中的宁静和惬意。当他看见围在墨池前的三人时,便从他们略显狼狈的模样中看出,肯定是来自北方的香客。

方丈心想,来得真早啊,可见心诚。于是他主动上前一步,招呼道:&ldo;施主早啊,老衲这厢有礼了。&rdo;

这二男一女连忙向方丈还礼致意。他们的清秀模样和脱俗气质立即引起了无嗔的好感。

寒暄几句后,方丈证实了自己的判断。三人果然是刚从洛阳来的,那个叫崔淼的郎中忍不住抱怨了几句江南梅雨的闷热潮湿,但兴致显然未受影响。

无嗔笑道:&ldo;几位施主若是来观光的,现在这个时节实为最佳,否则是见不到此墨池满溢之景的。&rdo;

&ldo;原来这叫墨池?是因为池水发黑才得此名吗?&rdo;

&ldo;不不不,这池其实叫作&lso;洗砚池&rso;,但只在梅雨时节池水漫溢时才会呈现墨色,故而又称为墨池,传说是王献之洗砚而成的。&rdo;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你是我戒不掉的心动  情在不能醒  知你心意  我开书院怎么亏成首富了  重生之怨偶  命中注定我追你  卑微备胎每天都在翻车[快穿]  骚年,签约不?[综]  系统逼我做渣女(慢穿)  司马懿吃三国  佛系鬼王虐鬼日常  不是渣a是奶狗  我在仙界种田  将军竟是女儿身  谈情说案  阿诗玛咒语  强撩成瘾:首席大人,请负责!  被迫成为食神后  糖画  怎么老是你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